工作通知


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候选团队——可视化与光控调节导向新药研究团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31日 10:46  浏览次数:



Kaiyun官方网站“可视化与光控调节导向新药研究”创新团队依托于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对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治疗所面临的问题,以精准药物与诊断探针研发为核心,以药物与探针设计(药物设计学、化学生物学)为基础,以化学合成(合成药物化学)和生物表征(分析化学、药理学、影像学)为手段,以创新药物与探针的开发与实用化为目标,开展深入的应用基础型教学与科研工作。

团队现有教授4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人,均具有长期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人才称号。近年来,团队成员获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团队导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专业与思政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育德与育人融合、交流与发展融合”的教学科研育人五融合举措,取得了卓著的育人业绩,目前在读博士生11人,硕士生35人,指导的研究生申请国际和国家专利20余项,并在J. Am. Chem. Soc.J. Med. Chem.Anal. Chem.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可视化与光控调节导向新药研究团队事迹介绍

1.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团队导师始终牢记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团队负责人李敏勇教授作为济南市人大代表、济南市市中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致公党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支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深刻认识到党和人民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伟大育人使命,多次向市人大提出增强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建议,经常参加面向高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各种讲座和沙龙,如南昌市教育局举办的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与教育评价改革论坛、山东大学举办的“仲英学者助益计划”讲座沙龙、“修身课堂—我与博导面对面”和“研究生暑期学校”等系列活动。

2. 专业思政融合,努力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

(1)价值引领,课程育人。本团队导师时刻谨记医药健康事业的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参与负责本科生《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学(双语)(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药物设计学实验》和《环境与安全》,研究生《高等药物化学(全英文)》、《化学生物学》、《药物设计学实验》等课程,为学生们讲述中国传统中药与现代药物研究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坚定学生们投身祖国医药事业的自信心。参与山东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原创新药研制国家重大战略药学一流专业背景下药学类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2)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本团队导师在教学科研上加强思想引领和能力培养,根据团队里每名学生的个人特点、学术背景和未来打算进行个性化培养,为药学学科发展成为本、硕、博一体的完备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人才技术创新和集成的能力培养体系做出积极贡献。已精心培养了近60名爱党爱国、德才兼备的优秀博士后、博士、硕士及本科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分布于祖国科研、教育、医疗、企业、政府等各行各业,许多学生具有了高级职称职务,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获山东省和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称号。(3)知行合一,实践育人。本团队导师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借助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别科研项目,优化实践育人体系,为学生制定科研实践培养方案,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药学综合实验等多样化的形式,增加实践机会,培养科研思维,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指导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8项,获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2项、山东省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近10余名本科生通过实践机会,具备了优秀的综合能力,被美国犹他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所录取攻读硕博学位,成为药学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生力军;将药学专业实践作为专业研究生培养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近五年培养药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11人,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开展,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进行培养,获山东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2项。

3. 教学科研融合,优化教材体系与教学方法。

团队负责人李敏勇教授作为学院学术委员会和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结合科学发展动态不断优化教材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先后主编、副主编、参编全国高等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和讲义8部,参编的《药物设计学(第三版)》获202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采用“实践案例讨论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等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普遍好评。主持山东大学实验室软件建设项目1项,参与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获山东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4. 育德育人融合,培养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团队导师秉承“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理念,在科研教学研讨实践过程中,注重分享体现爱国主义情怀、科学精神、奉献奋斗精神的事例,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德才兼备、能够堪当振兴中华民族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技奖,指导研究生多次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

案例1:指导的学生覃晓君本科毕业后赴河北乡村参加支教扶贫1年,心系支教地留守儿童,回校期间经常回去探访送温暖;读研期间担任kaiyun.com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支部开展专题实践活动,获评山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博士毕业后前往广西医科大学工作,支援中西部教育事业建设。

5. 交流发展融合,增强视野开拓和创新自信。

团队负责人李敏勇教授做为山东大学国际合作联络教授,推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注重学术交流,积极邀请学术造诣高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讲座和授课,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多位教授进行长期国际合作研究,积极鼓励本团队学生走出去,目前有4名博士生与国外联合培养。通过国际交流,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并坚定了回国报效祖国的信心。

案例2:指导的学生马朝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博士毕业后受全国博管办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在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等期刊发表5篇高质量论文,已做为齐鲁青年学者特聘研究员回山东大学工作。

   本团队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牢记自己“指导者”和“引路人”的时代使命,践行“以身作则,育德为先,因材施教,科教融合,实践育人”,在此过程中采取了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科研育人五融合举措,收到了卓越的育人成效。


 
上一条:2023年6月关于授位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通知
下一条:山东大学第十五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刘新泳

关闭

版权所有:Kaiyun官方网站 地址: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电话:0531-88382018 E-mail:pharma@sdu.edu.cn
 导航
网站导航

  工作通知

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候选团队——可视化与光控调节导向新药研究团队
发布日期:2023-05-31  浏览次数:



Kaiyun官方网站“可视化与光控调节导向新药研究”创新团队依托于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对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治疗所面临的问题,以精准药物与诊断探针研发为核心,以药物与探针设计(药物设计学、化学生物学)为基础,以化学合成(合成药物化学)和生物表征(分析化学、药理学、影像学)为手段,以创新药物与探针的开发与实用化为目标,开展深入的应用基础型教学与科研工作。

团队现有教授4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人,均具有长期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人才称号。近年来,团队成员获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团队导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专业与思政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育德与育人融合、交流与发展融合”的教学科研育人五融合举措,取得了卓著的育人业绩,目前在读博士生11人,硕士生35人,指导的研究生申请国际和国家专利20余项,并在J. Am. Chem. Soc.J. Med. Chem.Anal. Chem.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可视化与光控调节导向新药研究团队事迹介绍

1.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团队导师始终牢记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团队负责人李敏勇教授作为济南市人大代表、济南市市中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致公党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支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深刻认识到党和人民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伟大育人使命,多次向市人大提出增强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建议,经常参加面向高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各种讲座和沙龙,如南昌市教育局举办的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与教育评价改革论坛、山东大学举办的“仲英学者助益计划”讲座沙龙、“修身课堂—我与博导面对面”和“研究生暑期学校”等系列活动。

2. 专业思政融合,努力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

(1)价值引领,课程育人。本团队导师时刻谨记医药健康事业的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参与负责本科生《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学(双语)(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药物设计学实验》和《环境与安全》,研究生《高等药物化学(全英文)》、《化学生物学》、《药物设计学实验》等课程,为学生们讲述中国传统中药与现代药物研究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坚定学生们投身祖国医药事业的自信心。参与山东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原创新药研制国家重大战略药学一流专业背景下药学类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2)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本团队导师在教学科研上加强思想引领和能力培养,根据团队里每名学生的个人特点、学术背景和未来打算进行个性化培养,为药学学科发展成为本、硕、博一体的完备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人才技术创新和集成的能力培养体系做出积极贡献。已精心培养了近60名爱党爱国、德才兼备的优秀博士后、博士、硕士及本科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分布于祖国科研、教育、医疗、企业、政府等各行各业,许多学生具有了高级职称职务,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获山东省和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称号。(3)知行合一,实践育人。本团队导师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借助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别科研项目,优化实践育人体系,为学生制定科研实践培养方案,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药学综合实验等多样化的形式,增加实践机会,培养科研思维,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指导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8项,获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2项、山东省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近10余名本科生通过实践机会,具备了优秀的综合能力,被美国犹他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所录取攻读硕博学位,成为药学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生力军;将药学专业实践作为专业研究生培养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近五年培养药学、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11人,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开展,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进行培养,获山东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2项。

3. 教学科研融合,优化教材体系与教学方法。

团队负责人李敏勇教授作为学院学术委员会和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结合科学发展动态不断优化教材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先后主编、副主编、参编全国高等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和讲义8部,参编的《药物设计学(第三版)》获202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采用“实践案例讨论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等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普遍好评。主持山东大学实验室软件建设项目1项,参与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获山东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4. 育德育人融合,培养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团队导师秉承“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理念,在科研教学研讨实践过程中,注重分享体现爱国主义情怀、科学精神、奉献奋斗精神的事例,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德才兼备、能够堪当振兴中华民族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技奖,指导研究生多次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

案例1:指导的学生覃晓君本科毕业后赴河北乡村参加支教扶贫1年,心系支教地留守儿童,回校期间经常回去探访送温暖;读研期间担任kaiyun.com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支部开展专题实践活动,获评山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博士毕业后前往广西医科大学工作,支援中西部教育事业建设。

5. 交流发展融合,增强视野开拓和创新自信。

团队负责人李敏勇教授做为山东大学国际合作联络教授,推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注重学术交流,积极邀请学术造诣高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讲座和授课,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多位教授进行长期国际合作研究,积极鼓励本团队学生走出去,目前有4名博士生与国外联合培养。通过国际交流,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并坚定了回国报效祖国的信心。

案例2:指导的学生马朝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博士毕业后受全国博管办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在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等期刊发表5篇高质量论文,已做为齐鲁青年学者特聘研究员回山东大学工作。

   本团队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牢记自己“指导者”和“引路人”的时代使命,践行“以身作则,育德为先,因材施教,科教融合,实践育人”,在此过程中采取了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科研育人五融合举措,收到了卓越的育人成效。


 
上一条:2023年6月关于授位研究生学位档案归档通知
下一条:山东大学第十五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刘新泳

关闭


版权所有:Kaiyun官方网站